30 11月, 2011

2011年十一月大事-Nov03


國內

  • 教育部公布101年大學繁星推薦核定名額共8575名,創下開辦以來新高紀錄。台灣大學預計提供331個名額,達招生總名額1/10 ,其中首度參與的台大醫學系有2名。
  • 針對國內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價格近期同步調漲,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通過,4家超商共罰新台幣2000萬元。
  • 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部分條文,授權地方政府規劃性交易專區,專區內從事性交易者不罰,專區外從事性交易,娼嫖都處新台幣3萬元以下罰鍰。
  • 社會秩序維護法修正案生效,除了性專區外,警方查獲性交易將「娼嫖皆罰」。
  • 立法院院會三讀修正通過公平交易法部分條文,規定非名人代言如果不實或引人錯誤,需負連帶賠償責任,以報酬10倍以內為限。
  • 國科會公布台灣氣候變遷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台灣近30年增溫速度明顯加快,未來若持續增溫,到了世紀末,溫度恐增攝氏2至3度。
  • 台灣與日本完成「台日航空協定」的定期換約,雙方同意納入「開放天空協議」(Open Sky),不再限制彼此民航業者的航點與班次,且享有任何航點的延遠權。
  • 大選將至,在選舉場合到底提供民眾哪些餐飲,不會涉及賄選?最高法院檢察署修改「賄選犯行例舉」,增列「提供民眾米麵製品或湯類」,不構成賄選行為。
  • 國立故宮博物院驚傳員工複刻珍貴館藏私售案件。廉政署查出,陳姓助理研究員利用職務之便,擅自重製「龍藏經」、「永樂大典」、「富春山居圖」等影像檔,透過人頭公司販售。
  • 台灣獨立聯盟主席黃昭堂病逝,享壽79歲。留學日本的黃昭堂一生投身於台獨運動,曾任2004年「手護台灣活動總指揮」、總統府國策顧問。
  • 國慶音樂劇「夢想家」引起爭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盛治仁請辭獲准。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文建會主委已決定由政務委員曾志朗轉任,內閣微幅調整已經發生;至於是否有其他牽動,還在考量。
  • 總統馬英九在美國商會演講時指出,台灣希望與美國建立與中國大陸一樣密切的經貿關係,在談台美FTA前,希望能夠重新展開TIFA協商,不要被美國牛肉問題延誤。
  • 罕見秋冬豪雨致多處農損,農委會公布調整農損作物項目為14項、調高補助金額。其中10項作物現金救助最高增幅逾1倍,專案補助全增6成,6項作物新專案補助並高過舊現金救助。
  • 第8屆立委選舉候選人登記截止,計有269名區域立委、10名平地原住民及6名山地原住民立委參選人完成登記;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選舉有11個政黨,共提127名參選人。
  • 為推動節能減碳,經濟部與鋼鐵、石化、水泥等11個產業公會簽署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協議,承諾在民國100年至104年達成二氧化碳減量500萬公噸目標。
  • 因為電影「海角七號」走紅的「茂伯」林宗仁,下午因為心肌梗塞猝死。
  • 國防部發布新聞稿說明,北部地方軍事法院決議對江國慶補償金案相關人員,包括前國防部長陳肇敏等8人,行使假扣押保全程序。
  • 台北市順利爭取到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台北市政府表示高興,接下來6年將兢兢業業準備,新建6個場館及1座選手村,預計帶來新台幣50億元至100億元經濟效益。
  • 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修正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部分條文,將老農津貼加碼新台幣1000元,明年元旦開始實施,但民國102年後新增老農設排富條款,約有數百人不得領取。
  • 「2012總統大選電視辯論」首場下午2時在公共電視登場,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相互握手致意後開始辯論。

國外

  • 亞洲歡迎象徵性的「全球第70億人」誕生,許多國家也為第70億寶寶舉辦慶祝活動。不過在此同時,人口爆炸為脆弱地球帶來的問題,為歡樂氣氛蒙上陰影。
  •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宣布將歐洲紓困計畫交付公投的決定震撼全球,在內外交迫下他今天改口表示準備放棄這項計畫,並強調希臘必須接受得來不易的紓困方案,否則就得離開歐元區。
  • 義大利處於歐元區危機的風暴中心,總理貝魯斯柯尼宣布在國會通過經濟改革後下台,義大利將面臨一段政治不確定期。
  • 舊金山市長選舉結果揭曉,代理市長李孟賢當選,成為舊金山史上第一位民選的華裔市長。
  • 台灣駐美國堪薩斯辦事處處長劉姍姍涉嫌違反雇用外籍勞工法律等罪名,遭美國聯邦司法單位拘留。若遭定罪,其中一項罪名最重可處5年有期徒刑。
  • 世界新七大奇景票選結果公布,亞馬遜雨林、越南的下龍灣與阿根廷的伊瓜蘇瀑布入榜,玉山落榜。
  •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高峰會上各自提出經濟議程,此舉彰顯世界頭兩大經濟體間緊張上升。
  • 中國大陸第1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完成了與大陸無人太空船神舟八號第2次交會對接。
  • 義大利新總理蒙蒂宣布組成新政府,並任命自己為財政部長,他將領導以技術官僚而非政客為主的新內閣,希望力行改革,促進成長,挽救這個歐元區重量級經濟體免於破產。
  • 台灣駐美國堪薩斯市辦事處處長劉姍姍涉及菲傭合約詐欺,密蘇里西區聯邦地方法院舉行羈押聽證,由於劉姍姍聲明放棄權利,法官裁定劉姍姍繼續羈押。
  • 西班牙選民在經濟危機和高失業率中,摒棄原本執政的社會黨(Socialist),改投中間偏右的人民黨(People's Party),讓人民黨以壓倒性勝利贏得國會選舉。
  • 葉門總統沙雷(Ali Abdullah Saleh)簽署協議,同意把執掌了33年的政權交給副手,以期結束幾個月來的抗議風潮,化解這個阿拉伯貧窮國家瀕臨內戰的危機。
  • 摩洛哥正義發展黨(PJD)宣稱贏得國會大選。先前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King Mohammed)惟恐受阿拉伯之春民變影響,決定釋出部分權力。此次大選也將產生較強權的政府。
  • 英國教師、醫院員工和邊界衛兵等至多200 萬名公務機構人員今天罷工,這是英國30多年來首次大罷工,使政府在經濟可能衰退下的壓力加大。
  •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訪問緬甸,成為50 幾年來首位訪緬的美國國務卿,她肩負歷史性任務,要敦促緬甸的新領導人,和北韓斷絕不正當往來,並履行改革承諾。
  • 比利時6個政黨就籌組聯合政府事宜完成協商,同意新政府藍圖,擬議由法語區社會黨領袖迪賀波(Elio Di Rupo)帶領新內閣,結束破紀錄的535 天無政府狀態。

沒有留言: